6月12日,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启幕。今年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也是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开局之年。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吸引了近4700家中非企业、3万余人参会,展会规模历届最大。
本届博览会上,西麦克展览作为中央企业经贸促进联合体运营单位,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W1馆打造中央企业展区,组织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重量级央企联合参展,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央企对非合作的丰硕成果与创新实践,成功成为博览会焦点。
精准策划 以会展语言讲好央企故事
展区以“赋能中非现代化 链动合作新未来”为主题,精心策划,运用前沿展台设计、多媒体互动、精密实物沙盘、详实图文等多种展示手段,为展区内企业度身定制特色鲜明,科技感与国际化并重的展台,西麦克以会展语言全景呈现中非产业链深度融合成果。从高效农机到联通发展的“钢铁动脉”,从沙漠光伏到深海港口,从智能矿山到“非洲制造”医疗设备,紧扣主题,全面展示央企“国家队”以全链条赋能模式,书写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卷。
商务部、国资委相关领导同志亲临中央企业展区巡视,认真听取讲解汇报,驻足仔细观看展品与沙盘演示,对展区的高水平呈现和央企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非务实合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
坦桑尼亚多马马市市长一行来到展区参观,并就技术合作与相关企业展开深入交流。
自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启幕以来,西麦克已连续四届承担中央企业展区组织筹备工作,持续迭代创新展示维度与呈现形式,以展为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市场对接,系统构建央企品牌叙事体系,彰显其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声量聚合 以媒体矩阵放大品牌效能
西麦克充分发挥传播内容策划与资源整合能力,打造会展场景下多维链接,精准对接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经济网、中新网等核心媒体,构建传播矩阵。通过多角度议题设置、多形式内容呈现的的密集报道和深度聚焦,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强势曝光,显著提升央企品牌的国际声量。
展会期间,新华社更组织非洲37国主流媒体来到展区现场参观报道。通过非洲本土媒体的“第一视角”,有力触达目标受众,向非洲乃至全球生动传递央企推动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将展会现场影响力转化为深远的国际传播效能。
平台实效 以新型伙伴关系链接合作机遇
央企经贸联合体积极发挥平台资源聚合优势,促进众多实质性合作意向顺利达成,切实将展会平台转化为合作落地、互利共赢的强劲引擎。联合体内国机集团、中交集团、中粮集团旗下多家参展企业现场与非洲伙伴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后续中非经贸合作项目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国机集团旗下国机海南与中国一拖集团、赞比亚GBI集团签署YTO产品非洲市场三方经销合作协议
推动安哥拉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国机海南与安哥拉武隆比农业综合公司、BANCO VALOR银行、Food Care公司签署农业设备、农业金融、农业服务合作协议
共同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中粮集团旗下中纺原国际与中交集团旗下中交一局签署埃塞绿豆贸易协议
西麦克始终作为央企品牌国际化征程中坚定的同行者,连续多年精耕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家级机制性展会,以专业平台力量赋能中央企业精准对接国际市场,持续擦亮国际品牌名片,在广阔的国际经贸疆域中,持续开拓更具深度、更富实效的战略合作空间。